目前分類:班級經營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書籍簡介


赤尾慎之介,一位在肢體上有殘缺的老師,帶著滿腔熱血投入了教育界。雖然肢體的缺陷帶來質疑的眼光,雖然直覺而真誠的教學理念引來抨擊的聲浪,但赤尾老師勇於為學生而努力。這位新手教師遇到了各式各樣令人傷透腦筋的事件,但他願意用心去感受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一次又一次的,赤尾老師不只解決了班級的問題,也讓一株株的幼苗日益茁壯。

 


內容分析


壹、在學生方面
一、班級文化、特色及歸屬感的營造
(一)櫻花樹下的第一次班會:訂定出班級目標「每個人都帶著笑容的班級」
(二)教師的承諾「沒問題」
(三)運動會的約定
(四)班級遠足:「五年三班的連署」「相互幫助的登上山頂」
(五)小豬的壯行會
(六)班級獎懲規則:社會性獎賞(讚美學生)與活動性獎賞(剃光頭)
(在獎賞部分,赤尾老師不喜愛物質的獎賞,取而代之使用了相當多社會性的獎賞,鼓勵學生、讚美學生的長處,其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獎賞:運動會跑步競賽全班拿到分組第一,老師就剃光頭。)

二、師生建立關係及互動
(一) 知生識生
只要記錯任何一個學生的名字,就會造成傷害(第一次上課便能叫出每位孩子的姓名,讓孩子們印象深刻,也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看重)
(二)了解學生的背景、特質與風格
(三)主動與學生晤談,積極聆聽
由藏鞋子事件進而發現文乃內心真正痛苦所在,由於赤尾老師的用心及體察,逐漸解開文乃內心長久以來的結,師生間的關係也產生微妙的變化,也讓孩子封閉的內心逐漸開放。
(四)注意學生個別差異
把學生比喻成色鉛筆,每一個都不一樣,每一個都很棒
(五)言教身教並重

三、學生行為的處理

(一)了解學生問題行為的背後原因

當學生表現出不當行為時,赤尾老師不是針點問題行為的表面做處理,而是針對其背後的真正原因,做根本的處理。如:文乃把別人的室內鞋藏起來,老師不只是責怪她把別人的鞋子藏起來,而是去了解她為什麼要藏別人的鞋子。
(二)用溫暖的話語引導學生
當學生犯錯時,老師會用溫暖的言語引導學生,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進而彌補過錯、改過。
(三)機會教育:老師會藉著班級中發生的問題,進行機會教育。
1.認識自己:藉由同學間互相書寫優點的活動,從別人的回饋裡認識自己進而欣賞、肯定自己。
2.認識身心障礙者:老師用自身經驗告訴學生,每個人和別人都有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即使是身心障礙者,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3.培養學生努力不懈的精神:運動會短跑比賽,教導學生爭取第一的努力過程很重要,成長的過程雖然會遭遇挫折,但從挫折中吸取養分成長是很重要的。若因為得不到第一就放棄努力,那就無法成長了。
4.學習說再見:幸二要轉學了,老師以28/62億說明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不可思議的奇蹟,讓幸二了解自己應該向大家說再見,也教導其他同學即使不在同一間教室上課,也還是朋友。

貳、在家長方面
◎利用家庭訪問營造親師良好互動
本書主要著重在師生關係上,不過當學生有狀況時,老師會打給家長,了解狀況,有需要的話會親自到家裡去拜訪,和家長討論,但不是針對學生的狀況打小報告,而是了解學生平時的家庭成員、生活習慣,或是成長背景等等。

參、在教師同僚方面
一、學校成員們會談論教學、輔導、行政等實際情形
二、學校成員們會相互觀察同僚進行教學
三、學校成員們會一起準備課程與教材資料
四、學校成員們會分享(甚至教導)自己有關教學、輔導或領導的專長。
五、學校成員會在專業上互相幫助

 

心得:如何做好班級經營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二、以學生為中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與互動
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上,身為老師的赤尾,從接觸這個班級前,便用心去熟記每個孩子的長相及名字,真是另人佩服,讓孩子深刻 感受到自己是班上的一份子,也建立老師跟學生的初步關係,孩子也對於老師也更刮目相看。從書上也發現,赤尾努力建立與孩子良好的互動關係,用心去發現每個 孩子的獨特性,也深刻去發掘每個班級事件的背後原因,更逐漸將一些班上孩子拉回這個班級與學習的軌道上,我想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了解每個孩子在 學習及生活上的需求,老師想辦法從旁去協助他,讓他們去體驗學習的樂趣。
三、貼近學生的想法,以溫柔的話語導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四、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
五、與教師同儕討論、學習

 

延伸議題
1.怎樣對學生才是適當的保護,而不是把學生當成溫室裡的花朵?(運動會短跑為了不讓學生自尊心受傷,故意隨機安排各組比賽)
2.對學生而言,什麼才是適當的獎勵方式?(老師剃光頭恰當嗎?)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7285_515932108461219_2035309721_n  

在偏鄉教學,通常缺乏家長的支持。

王老師鼓勵孩子甚至是親自帶領他們參加比賽,增加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在有限的上班時間內,處理完所有的事務。
如果你想跟別人不一樣,就要花時間。

為了證明教學能力,為了取得家長信賴,努力提昇自己的語文科教學知能。

和孩子溝通時,你能準備出什麼籌碼?
教室中的反對黨:成績優秀、成績欠佳的孩子
班級中誰最可憐:爹不疼、娘不愛、老師看到就煩

考試60分,做事100分,快樂很重要!
孩子的學習,現在學不好,不代表以後不會變好,不否定每位孩子的可能性。
孩子是可以訓練的,沒有什麼是學不來的。
透過流程和步驟,老師一定要講解清楚,學生才會了解。

成績優秀:給他努力的方向,他會為你所用。
成績中等:有模仿的對象,自然會向前。
成績欠佳:消耗多餘精力,從做人做事獲得成就。

“不可以吵,不可以跑,不可以跌倒”

人的成功與否的關鍵:態度
建立秩序(肯付出的班級幹部 能共同遵守的班規)
凝聚班級共識(參與各項比賽、小故事分享)

第一招 班級幹部選舉
提名、附議、上台說明立場
我很高興有這機會為同學服務,請大家把票投給我。(答應就要認真)
第二招 班級幹部業務分配
班長:綜理班務、臨時交辦事項

學藝股長:作業登記及催交

將全班分為兩個群體(準時與常漏交),製作作業繳交登記表

對班級幹部的期許
要有主動跳出來的精神
多用腦筋想,少做機器人(教室環境)
領導要公平、公正(心平氣和)
同學要學習服從,一切以維持班級秩序為最高指導原則。

小考:只是檢測有沒有學會,不列入平常成績。
平常成績重點:認真訂正,努力將不會的學會

一邊做一邊唸所有功勞都不見
一遍做一邊微笑才是最高境界
能力就是把一件件的小事完成

做別人的事練自己的功夫(不抱怨)
注意生命中的大石頭(做事要按照步驟)
追求成長的快樂(先付出、不追求眼前的快樂)

多帶學生參加比賽培養榮譽心、團隊精神:要求服從與紀律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今天的班級經營課程,我們實地走訪了台中市信義國小。

從接待我們的處室老師到各級任導師,都能感受到信義國小團結的氣氛,想必今天的訪談經驗必定獲益良多。

SAM_0375  

一、訪談對象

目前擔任三年級的麗芬老師,從師專畢業後,有二十年的教學經歷。一開始在雲林帶高年級兼任組長,結婚後調到台中縣,接著又調到台中市,在低中高年級都有帶

的經驗。

 

二、班級經營理念

麗芬老師在班級經營方面,有以下幾個理念:「重視品格」、「給孩子自省的機會」及「以身作則」。

(一)重視品格

她非常重視學生的品格,認為好品格比好成績更加重要,因此在班級中,她推動「讀經教育」和「觀功念恩」。她教導學生尊重,如:和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她透過觀功

念恩讓孩子觀察父母、老師、手足、同儕與眾人,希望他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二)給孩子自省的機會

當學生犯錯時,她會與學生討論與溝通,把問題拋回給學生,讓學生先想一想,針對不好的行為讓學生自己思考改進的方法。這會比教條式的說教,更讓學生懂得自己錯誤之處,並

且心悅誠服的改過。目前對待每個孩子,會以差異性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平日會多看孩子的優點,並給孩子一段時間、彈性,慢慢的去改變不好的習慣。

較常用的方式是討論與溝通,會把問題拋回給孩子,讓孩子先想一想,針對不好的行為,讓孩子自己思考改進的方法。

(三)以身作則

以讀經為例,麗芬老師在班級中推動讀經,她自己也會把經典背誦起來。不論做什麼活動都要她都會身先事卒,以了解孩子可能會遇到的難點。


三、特別的班級經營案例

(一)個案背景

在麗芬老師班上,有個孩子在學習方面目前只有低年級的程度。以前低年級的老師想提報學障,但家長的公婆不支持,加上怕學生被貼標籤而不願意,目前三年級的課程內容大部分

都聽不懂。

(二)問題描述與處理

1.在學生方面

孩子本身「好強」、「愛面子」,個性很硬,情緒上也容易爆發。老師與學生有兩次衝突後,開始進行調整,當學生情緒來的時候老師選擇忽略,不要與他起衝突,下課後再與他談

話、指導。麗芬老師發現,當學生在氣頭上,說什麼都沒有用,也體會到發生問題的是學生,不應與學生對峙、生氣,而是要跳脫出情緒來幫助學生,並做好自身的情緒管理。老師

改變對待學生的方式後,會找事情給學生做,讓他有表現的機會,並在情緒好的時候與他講道理。

2.在其它同儕方面

老師告訴全班同學,若他有特殊狀況,直接告訴老師,以免個案情緒發作。當個案不在的時候,老師會與全班分享(如:楊恩典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與優點,讓大家知道老師看重的是感恩的心和好的品格,而不是成績的優劣,若成績好,而沒有感恩的心,未來只會危害社會。

3.在家長方面

麗芬老師對家長說明,資源班是針對孩子的程度去做課程設計,在與家長溝通過後,家長目前願意接受孩子的學習狀況不佳,也很配合老師,父母也很用心,到處尋求協助,學氣

功、找安親班,想要進華德福學校等。


四、其它班級經營相關問題

Q1:一開學,新學生與新老師,如何互相熟悉?

(一)利用輔導、逐年和學籍卡

假進行編班後,老師會拿到學生的名單。老師可藉由學生的資料:輔導卡、逐年表、學籍表了解學生的情形。輔導卡中記錄學生的特別狀況,學籍表有孩子的成績表現,以一年級來說,家長於開

學當天都會來,會於開學當天請家長填寫逐年記錄表,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

(二)暑期電訪

了解後,於開學前一一打電話,詢問家長孩子的狀況,如身體狀況和需要老師特別留意的地方以及學習的狀況、人際互動的了解等等。再用輔導紀錄交叉比對後,簡單做個記錄,可記於輔導記錄

上。若孩子在家,也可和孩子簡單的交談,增進熟悉感。

(三)親師座談

通常親師座談通常排在星期三,有時候家長有不同學年的孩子需要趕場,或要上班,因此有時參加人數不多。有些老師會利用週末的時間,提高家長的出席率。也可以打電話,一一邀請家長出席。

在親師座談時,可利用單槍逐列說明未來班級推展的工作重點。經營理念、教學重點都是教師要先思考的部分。蔡老師較注重品德教育的部分,因此推動讀經。在親師座談時,會從網路上尋找資

源,將這些影片放給家長看,讓家長了解推動讀經的原因與好處。在品格與學業後面的好處。

Q2:請問老師推動讀經是利用什麼時間?

利用上課的前五分鐘,老師先帶領如何讀經,再選讀經長,於上課時間帶領同學讀經。前五分鐘用來定心,讀經的推動一開始很重要,強調看字、斷句、慢讀,每一個字要唸對,把字記在腦子裡,

這也是認字的好方法。老師會做行間巡視,看孩子有沒有指字。

Q3:老師您有帶低中高年級的經驗,請問您在帶低中高年級在策略和班級經營上的差異?

低年級一開始建立關係很重要,要讓他們喜歡來學校,先做一些活動,等關係建立之後再慢慢嚴格。要像媽媽,要溫柔、利用獎勵制度鼓勵孩子愛來上學。直接下指令。中年級一開始會先觀察學生

良好的行為並提出(觀功念恩),再觀察哪些習慣是希望孩子修改的,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再請孩子提出需要改進的部分,與孩子共同建立班規,孩子沒說到的部分,老師再做補充。要讓孩子感受到

老師的目的,以及老師是關心孩子的,而不是要找他們的麻煩。要讓孩子自己懂得反思高年級的基本原則是要先建立關係,尤其女生的心思很細,要較費心,男生較大而化之。要先觀察班上的領導

者,與領導者保持良好關係,與他合作。也要讓孩子自己懂得反思。

Q4:學生間有情侶關係如何處理?學生起鬨時老師如何處理?

先找當事人來問:你們喜歡別人起鬨嗎?如果不喜歡,平常該怎麼做?也會與學生分享,人生的成長階段還很長,你認為現在交男女朋友好嗎?未婚生子怎麼辦?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且與社

會案例與全班分享,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分析。若學生一直如此,老師會先給孩子機會,若孩子不改變,再告訴家長,一般孩子都不喜歡被家長知道,就比較容易改變。此外,老師會先對孩子建立

觀念:打電話、寫聯絡簿都想要寫好事,盡量不要在聯絡簿上寫不好的事,避免孩子故意不交聯絡簿。

Q5:在班級上若有像大姐頭型的學生,老師會如何處理?

四下孩子就轉變了,會像高年級的學生。班上有孩子會想要掌控,但其他同學就會反抗,認為班長才有管理的權力。老師會找大姐頭個別談話,培養順服的心。老師也會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管

人的目的是什麼?是找麻煩還是為了他好呢?並且讓管人的孩子了解,如果是為了別人好,會教導孩子「態度」很重要。

 

 

SAM_0374 

SAM_0372

SAM_0377  

五、個人省思

  今天麗芬老師在我們的訪談過程中,與我們分享了許多關於她的帶班經驗。不論是她帶班的方式、班級經營的理念、個別案例,抑或是她的課程教學內容,她都講得非常鉅細靡

遺。首先是她帶班的方式,麗芬老師以時間性縱向的方式,介紹在班級經營中不同的時期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同時輔以橫向的經驗分享強化她所講的注意事項。例如新學期前,就要

開始去認識你的學生;學期初要怎麼展現教師的標準,在家長座談會如何建立親師間的共識;學期中如何以學生為取向建立班級常規等等。我覺得這些小撇步都能讓我在未來擔任教

師時,可以提供我很大的協助。

  另外在蔡老師的個案分享中,也讓我學到很多。身為教師的我們,都應該針對孩子的個別差異、學習情況對症下藥。尤其是處理學生個別問題時,該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也

是很重要的。其實孩子就是孩子,很多時候他們會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問題,那如果老師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而與孩子斤斤計較,或是無法跳脫框架以孩子的角度思考,這樣一來班

級的問題則依然存在,甚至是日益嚴重。所以在聽完蔡老師的處理方式後,我也很佩服老師能有這麼好的自省能力,並且能圓滑的與家長進行溝通,有共識的處理學生的問題。

  最後當我在向蔡老師發問時,也看到了蔡老師她不同的教育理念,她強調讓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為,用討論、反思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分辨對錯,而不是一味的把大人的標準套用

在小孩身上。例如班上學生男女關係、或是大姐頭性格的學生,蔡老師都會先以私下溝通的方式處理,兼顧學生的自尊,並且也會與學生機會教育,倡導正確的態度以及品格。

  我認為帶領一個班級,教師的期望和理念真的很重要。一旦確立了自己的信念,不論是在班級經營或是親師溝通間,就會有一定的目標。當標準有跡可循時,我想達成共識的可

能性也變大了。在今天的訪談中,我得到了很多收獲,也期許自己在未來教學時,應該要先仔細思索我的教學理念為何,並且在面對不同的家長、學生時,能夠掌握一定的彈性及空

間。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班級經營的「困境」-案例研究

今天的班級經營課程,老師讓我們從案例分析著手。

藉由主角的基本資料簡述、觀察紀錄、家長反應、學生感受、面談紀錄等內容,

讓各組進行討論、找出此案例的現象、問題,並設法提供策略。

 

1.      個案教師的教學現象:忽略學生的上課不良表現

可能的問題?

改進策略?

過於著重教學進度

課程安排要有一定的彈性。

依賴單槍資源

無法確切掌握班級參與度。

同儕的觀課,並與同儕討論調整教學技巧。

提高師生互動的情形。

自己錄影,檢討自己教學內容。

 2.      班級經營現象:

可能的問題?

改進策略?

班級秩序不佳

 

 

 

舉辦教師研習,由專業人士的角度提供教師班經良方。

提報不適任教師,安排輔導教師介入。

重新制定班規、執行制度要賞罰明確。

教師的處理層次應該要從班級出發。

教師沒有原則、無法獲得學生信任

不夠了解學生

 

 

傾聽、了解學生

檢視學生的輔導紀錄,徹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參與度。

詢問先前的級任導師。

養成學生品格、建立楷模學習

班級缺乏凝聚力

舉辦活動提昇班級內團體的凝聚力,改善班級氣氛。

善用軟性課程(早自修等),營造出沒有壓力的環境,讓學生放鬆。

 3.      人際關係

可能的問題?

改進策略?

教師缺乏自省能力

 

進修輔導管教技巧。

請教同儕、給予自己回饋。

沒有與家長即時溝通

 

善用班親會、聯絡簿、班級網頁等,建立親師溝通管道。

無積極尋求協助

 

學年會議的交流、對談、分享,可以適時關心各班情形。

與行政處室氣氛緊繃

安排研習、工作坊,提供教師進修機會。

 

從每組的分享中,得到了好多精彩的策略以及想法。

老師們,遇到類似情形,自己能夠察覺問題並尋求解決的策略是很重要的喔!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破冰小活動-剪刀石頭123

可以使用在剛認識的團體或班級喔!

規則等同於剪刀石頭布,比出1.2.3的手勢,大的數字決定雙方問候的動作。

1代表擁抱,2代表握手,3代表揮手。

教師可指派學生在活動中該做什麼自我介紹,例如:自己的姓名、喜好等。可依班級人數多寡決定內容。

活動進行結束後,指派學生發表,先自我介紹再發表剛剛與同學訪問的內容。

教師可以決定是否繼續重複流程,直到全班都有被介紹到。

 

二、收心操

高年級版本:

材料:八開圖畫紙、蠟磚、蠟筆、水彩

步驟:

1. 發下圖畫紙,請學生大致掌握紙張的空間分配,將紙直向的大約分3部份(不能用折的,只能大概抓比例)。

2. 在紙張的上面2/3部份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輕輕畫上冷色系的顏色(淡淡的天空藍最佳)。

3. 在紙張的下面1/3部份由左到右、由下到上畫上暖色系的顏色,顏色可以鮮艷(紅、橘、棕皆可)。

注意事項:

1. 畫的方向一定要由左至右。

2. 一筆到底,盡量不要留空隙。

3. 不能使用工具來劃分紙張空間。

 

在學生完成畫作後,教師可以請學生分享心得,並給予回饋。

例如:畫的過程中有什麼感受嗎?覺得呼吸有沒有變得不太一樣?...等等。

 

1.低年級版本:

材料:兩張圖畫紙、蠟筆(不要用黑色)

步驟:

1. 發下第一張圖畫紙,請學生運用蠟筆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畫出直線的線條。線條粗細、空格大小、顏色不拘,讓學生自由創作。

2. 完成後,一樣使用蠟筆輕輕的將直線間的空隙塗滿,顏色不拘。

3. 第二張圖畫紙的教學步驟相同,只是將線條換成橫線。運用蠟筆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畫出橫線的線條。

4.完成後,一樣使用蠟筆輕輕的將直線間的空隙塗滿,顏色不拘。

注意事項:

1. 畫的方向一定要由左至右。

2. 一筆到底。

2013-03-07-12-02-23_photo

 

 

發現了嗎?低年級的收心操很有趣喔!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直、橫線創作,其實是跟國字的原理一樣。

在畫線的過程中,可以讓小朋友做好開始學習學國字的準備、還可以訓練手指的肌肉靈活度。

不僅如此,小朋友的色彩運用、配置也是一門大學問喔!

每個小朋友畫出來的空間大小、顏色使用其實也反映出每個孩子的個性。

有的心急、有的細心、有的單純、有的謹慎,真的很有趣:)

我們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有機會也來try try看吧!

 

看得出來我是什麼個性的人嗎?嘿嘿...

2013-03-07-12-01-21_photo

2013-03-07-12-09-16_photo   

Mad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